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定祀九宫仪注议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三
伏以九宫贵神。
位列星座。
往因致福。
诏立祠坛。
降至尊以称臣。
就东郊以亲拜。
在祀典虽云过礼。
庇偫生岂患无文。
思福黔黎。
特申严奉。
诚圣人屈巳以安天下之心也。
厥后祝史不明。
精诚亦怠。
礼官建议。
处中
今圣德忧勤。
期臻寿域。
兵荒水旱。
寤寐轸怀。
爰命台臣
辑兴坠典。
伏惟九宫所称之臣。
即太乙摄提轩辕招摇天符青龙咸池太阴天一者也。
谨按黄帝九宫经及萧嵩五行大义。
一宫其神太乙。
其星天蓬。
其卦坎。
其行水。
其方白。
二宫其神摄提。
其星天芮。
其卦坤。
其行土。
其方黑。
三宫其神轩辕
其星天冲。
其卦震。
其行木。
其方碧。
四宫其神招摇。
其星天辅。
其卦巽。
其行木。
其方绿。
五宫其神天符。
其星天禽。
其卦离。
其行土。
其方黄。
六宫其神青龙。
其星天心。
其卦乾。
其行金。
其方白。
七宫其神咸池。
其星天柱。
其卦兑。
其行金。
其方赤。
八宫其神太阴
其星天任。
其卦艮。
其行土。
其方白。
九宫其神天一。
其星天英。
其卦离。
其行火。
其方紫。
观其统八卦。
运五行。
土飞其中。
数转于极。
虽敬事迎釐。
不闻经见。
而范围亭育。
有助昌时
以此两朝亲祀而臻百祥也。
然以万物之精。
上为列星。
星之运行。
必系于物。
贵而居者。
则必统八气。
总万神。
权化于混茫。
赋品汇于阴骘。
与天地日月诚相参也。
岂得繄赖于敷佑。
而屈降于等夷。
又据太尉摄祀九宫贵神旧仪。
前七日受誓诫于尚书省
散斋四日。
致斋三日。
牲用犊。
祝版御署称嗣天子臣。
圭币乐成
比类中祠。
则无等级。
今据江都集礼又开元礼。
蜡祭之日。
大明夜明二座。
及朝日夕月。
皇帝致祝。
皆率称臣。
若以为非泰坛配祀之时。
得主日报天之义。
卑缘厌屈。
尊用德伸。
不以著在中祠。
取类常祀。
此则中祠用大祠之义也。
又据太社太稷开元之制。
列在中祠。
天宝三载二月十四日敕改为大祠。
自后因循。
复用前礼。
长庆三年正月
礼官献议。
始准前敕。
称为大祠。
唯御署祝文。
称天子谨遣某官某昭告。
文义以为殖物粒人。
则宜增秩。
致祀称祷。
有异方丘。
不以伸为大祠。
遂屈尊称。
此又大祠用中祠之礼也。
参之日月既如彼。
考之社稷又如此。
所谓功钜者因之以殊礼。
位称者不敢易其文。
是前圣后儒陟降之明徵也。
今九宫贵神。
既司水旱。
降福禳灾。
人将赖之。
追举旧章。
诚为得礼。
然以立祠非古。
宅位有方。
分职既异其司存。
致祝必参乎等列。
求之折中。
宜有变通。
稍重之仪。
有以为比。
伏请自今巳后。
却用大祠之礼。
誓宜备物。
无有降差。
惟御署祝文。
以社稷为本。
伏缘巳称臣于天。
帝无二尊故也。
通判刘国博黄中 北宋 · 释重显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为星当贰职,权化不相饶。
白屋如多恨,清风何处消。
岸鸥窥列旆,天辟看升朝。
别有生灵意,寒枝未变条。
真州资福禅院新铸钟铭 北宋 · 释重显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
国朝紫微舍人赵公丙戌年出镇姑苏,裁情示空岩之客,所恨不能效善财,展转南方,以求先觉。
如别幅叙:「云岳长老僧惠敏造钟,既成,创重楼以虡之。
欲为铭记,且言当使学者有所警悟。
概也纵能道其归,禅人恶肯信;
惟师为善知识行,重名当代。
愿为此铭,因机垂化,不亦美乎」!
重显固陋,大君子外奖,敢不从命,辄复引寄。
夫形声未先,旷默奚准,器用之后,幽灵绝常,故圣人以钟为大。
惟圣人则之,袭兮忘兮,求以深矣。
其能具诸种智,对飞雄辨,但未兼极有生,权化之来,未易穷也。
《感通传》称,昔拘留孙于乾竺,造青石钟,如青玉色,可容十斛。
顶类诸天,腹陷众宝,八角四面,花光互分。
有化如来,与日偕出。
明宣秘演,或闻不闻。
王舍城中,大千界内,匪同铮铮者乎。
今岳禅老于淮甸造青铜钟,如青珠色,过百钧之用。
上旋旁植,绕兽蹲熊。
其或层城昼闲,祇园夜永,寥寥霜月,射寒影以争辉;
殷殷地雷,发虚音而交振。
师之唱险,资之继难,寅夕铿铿,主伴索索。
足使一鳞半甲,无违真化之方;
二听五观,有寄神游之域。
善存殊应,扣惟良哉!
谨为铭曰:
淮之要冲,真之会府
中列梵𢋇,居我禅祖。
参徒骈罗,慧敏千橹。
爰构鲸音,息彼轮苦。
峻横崇台,金飞碧回。
斯门屡掩,向人或开。
希兮微兮,乍延乍催。
先闻未及,后时不来。
增悲遐宣,无困天理。
带识万端,警悟齐起。
遵晦陟明,其母得子。
尘尘访谁,刹刹问己。
大缘斯成,大功不宰。
君奉禹汤,臣仰元凯。
碑勒绀园,铭寡文彩。
庶期妙峰,永耸沧海。
按:《祖英集》卷下,四部丛刊续编本。
衢州大中祥符寺大悲观世音菩萨阁记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北山小集》卷一九
衢州大中祥符寺大悲观世音菩萨阁故在寺之东序,自天圣以来,再成再毁,未有继而兴之者。
绍兴二年管内僧正妙空大师用良始募檀施,益以私财,作菩萨像,又作大阁覆之,舍故址而建于大佛殿之后。
用良淳质无玷,诚谛不欺,焚诵之馀,刻意炎黄之书,卢、仓、张、华之说。
施利之入,仅支四事,则举以为栋宇,像设庄严,佛事之资,言行既孚,有募必应。
像阁既建,又作斋堂四楹,左右昈分,若承若翼,盖八年而后众工释用。
厥既涂雘,大集四众,共作佛事,以庆其成。
州人士女,奔走归向,礼拜旋绕,欢喜赞叹,无有穷尽。
北山居士养疾郡郊,闻此胜会,舆掖至前,仰瞻圣像,如紫金聚,周顾楼阁,如化人宫,竦踊钦叹,说偈称赞。
于是用良请叙载岁月并刻之石,则为之记,俾来者有考焉。
庶几有清净四众,若族姓理家,若呫婆,若摩纳婆等,睹相生善,即色悟空,了知大士无碍神通不可思议,与此比丘所成就事,及一切众生不思议力,无二无别,性相等空。
则其为利益,又岂有量数哉!
赞曰:
稽首普门大名称,救护众生苦厄者。
大悲愿力深如海,无刹不现无边身。
过去正法明如来,菩提萨埵示权化
于一身心现千手,随缘赴感靡不周。
于一身心现千眼,光明普照河沙界。
如百千灯同一光,互融涉入不留碍。
亦如洪钟与空谷,呼之则应叩弥出。
洪纤徐疾非思量,而常在在实无在。
知通身是手眼,无我无作无受者。
如是观音妙智力,众生平等无差别。
百千即一照常如,一即百千用常寂。
迦罗心无动转,母陀罗臂如虚空。
湛然寂处起慈悲,繁兴用处那伽定。
观身实相即菩提,一一刹尘观自在。
双林大士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一、《北山小集》卷一八
梁中大通六年正月婺州乌伤县民,自号「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天中天」,使其徒奉书诣阙,书词甚高,谓帝国主救世菩萨,其言上中下三善,以虚怀不著为上,护养众生为终;
且言大士誓弘正教,普度群物,闻皇帝志善,欲来论议。
武帝异之,诏曰:「善慧欲度脱众生,解一切缠缚。
大士行无方所,若欲来,随大士意耳」。
乃以十二月至钟山
明年三月八日至阙下。
武帝素闻其神异,预敕诸门皆锁。
大士及门不得入,以大槌一叩,诸门尽开,径入善言殿。
初,大士将入都,持大木槌二,人莫测其意,至是人谓「叩门槌」云。
谒者,三赞不拜,直上三榻,对语益玄谐。
帝为设食,食竟,直出钟山,坐定林松树下,诏县官资给,自是名僧胜士云集坐下。
大同元年,帝讲《三慧般若经》重云殿,公卿侍从前集。
乘舆至,悉起迎,大士坐如故。
御史中丞问状,答曰:「法地若动,一切法不安」。
又与座人辩诘如响。
讲罢,帝赐水火珠二,大径寸,以取水火于日月云。
翼日,帝独延大士寿光殿语。
夜漏,上乃出。
五年,再入都,与帝论息而不灭义。
又说帝曰:「一切色像莫不归空,无量妙法不出真如。
天下非道不安,非理不乐」。
帝默不怿。
太清二年三月白众,将持不食上斋,烧身为大明灯,供养三宝,普度一切。
弟子哀惧劝请,愿以身代者十九人,烧指、截耳、刺心者二十八人,持上斋三日者十五人,卖身奉供者又二十馀人。
梁末饥乱,大士日与其徒拾橡栗,揉菜作糜,以活闾里,盗不忍犯。
光大二年冬嵩头陀死于龙丘岩。
是日,大士心知之,集众谓曰:「嵩公已还兜率天,与我同度众生去已尽矣,我不得久住于此」。
作《还源诗》十二章,乃于太建元年四月乙卯示寂,年七十三。
越三日,体复柔煖香洁。
又七日,县令陈钟耆来礼敬传香,次及大士,犹反手取香,众益惊叹。
遂葬潜印渚松山之隅,累甓为床,置尸其上,大士命也。
大士姓傅,名翕字玄风,世农,少以渔为业。
娶妻刘氏,后号妙光。
生二子:普建、普成
大士年二十四,方溯渔稽停塘下,有胡僧至,语大士曰:「昔与汝于毗婆尸佛前发大誓度众生,今兜率宫居宇故在,何当还耶」?
大士不领其言。
僧令大士鉴水中,则圆光宝盖环覆其身。
大士即悟宿因,语明僧曰:「吾方以度众生为急,何暇思兜率之乐乎」?
弃渔具,从僧至松山下双梼树间曰:「此修行地也」。
后即其所建双林寺云。
胡僧嵩头陀也。
赞曰:
众生与佛非有别,善恶痴慧幻中出。
了知是幻非别幻,三千大千一尘许。
无上兜率正遍知,于五浊现众生相。
渔河取食资畜养,示杀害及诸愚痴。
一朝照水悟宿因,于众生中现佛相。
说法如云遍十方,具无碍辩大智海
以何因缘现如是,欲示众生与佛等。
不令著凡圣二见,欲令众生反实际。
翻覆手无所得,呜呼广大天中天(其一)
众生于无始劫来,以爱不舍受生死。
是爱由执有我故,从是展转爱诸有。
大士为是哀众生,以众生所甚爱者。
誓舍身命作供养,燔然百体如薪炭。
摄诸众生执我爱,誓舍饮食忍饥渴。
摄诸饕害私口腹,誓舍妻子为佣作。
摄诸众生痴眷属,誓舍田宅受用物。
摄诸众生贪盗者,乃至佛法亦应舍。
无取无著无所受,呜呼慈忍天中天(其二)
众生各具大神力,出入变化无有碍。
父母所生眼耳鼻,乃至意根无分量,悉能遍觉三千界。
法尔如然不自了,为诸业识之所障。
大士河滨释罔罟,即现种种诸神变。
或于梦中示奇相,化摄上慢阐提者。
光明手中妙香出,及遍山野微妙香。
目净修广放光明,手行钵饭餍百众。
或踊身高一由旬,宝塔珠络莲华地。
足长三尺紫金色,长大相好翔虚空。
如是奇妙不可测,皆自本际妙庄严,非作故现希有事。
呜呼自在天中天(其三)
过去诸佛如虚空,遍一切处无留碍。
众生随根器广狭,以一念心各得见。
如人窥井及穿牖,堂室岩谷并墟落。
乃至升高望四野,随所见空相不同。
有人独坐须弥峰,尽见虚空无边表。
大士佛身亦如是,无一丝毫作眼障。
与无量佛不相离,一念历通前后际。
明善世尊我昔师,松山七年安不动。
释迦定光下道场,乃至七佛常现前。
天龙四众共围绕,唯释迦文数顾语。
云当继立大法幢,今如维摩金粟尊。
居士身作权化,又以掌合大士手。
光明小大无有别,复遣弟子助道化。
曼殊普门二化身,呜呼具足天中天(其四)
圆觉一切魔即佛,具一切觉佛即魔。
大士不舍一切法,于实际中大建立。
而于梦中现金像,谓是魔鬼所变化。
以杖剖击尽无馀,乃知大士妙智力。
摧殄邪见亦如是。
有世中王著小法,不了圣谛第一义。
大士为说色像空,令趣如如真实际。
金刚般若甚深法,彼请大士为宣说。
摄衣登坐众倾耳,应时抚几即下座。
座中鸟爪师子,知大士说是经竟。
呜呼妙总天中天(其五)